首页>综合 > 房产家居 > 正文

黑龙江推进保障房建设纪实:圆百姓安居梦

2011-12-14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郑少忠 袁泉 丁志军点击:评论:0
字号:T|T

  2011年3月,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今年全国要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

  黑龙江省建设任务84.54万套,占全国总量8.45%。

  如期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是使命、更是责任。

  拆迁、资金、分配、监管……黑龙江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截至今年10月底,已开工86.75万套,竣工37.8万套,均居全国之首。

  拆迁难、工期短、资金缺

  难题一道道化解,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安居才能乐业。

  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及重工业生产基地,黑龙江城市基础设施和城镇职工住房建设相对滞后,形成了大量集中连片的煤矿、林业、城市、垦区和国有工矿等棚户区。到2007年底,全省有廉租住房保障对象71.88万户,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一想到这么多群众住房还很困难,我睡不着觉呀!”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说。

  2008年初,黑龙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建设攻坚战开始了。

  拆迁难,成为保障房建设的“拦路虎”。

  创造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龙江人好样的:“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发动群众、各方参与、创新政策、严密程序、科学拆迁”,探索了一条和谐拆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的新路子。

  包地块、包项目、包“滞迁户”、开展拆迁会战……干部走千家进万户做群众工作,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拆一还一、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税费减免政策有效落实。在齐齐哈尔,市长每10天、主管副市长每5天听取一次房屋征收进展情况汇报,确保保障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面对新《拆迁条例》出台后的新情况、新问题,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意见》,为各地推进征收拆迁提供了有力依据。

  曾经因为上访出名的黑龙江通北林业局,在棚改拆迁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也没有出现一个上访户。

  “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没有群众听不进的道理。”通北林业局副局长孙福学感慨地说。

  上千亿的资金缺口,让财政并不宽裕的黑龙江省不轻松。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圆了百姓的安居梦”!省长王宪魁每月主持召开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工作推进会,现场研究、调度、破解资金难题。省级财政超收部分的2/3、国家代地方发行债券资金转贷地市部分的2/3、市县当年超收财力的大部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以上、住房公积金增值扣除相关费用后净收益,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全省各市县落实银行贷款52.8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严寒争速度,向科技要质量。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13个市政府对所有项目都倒排工期,科学施工,设置节点,大项目分解为若干小项目,对具备条件和初步具备条件的项目,边拆迁边开工,拆一块开一块,开工率从7月份开始每月平均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截至10月底,全省保障房安居工程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为100%和40%。

  重点工作巡查、落后单位约谈、任务目标问责

  措施一项项推进,考验着政府执政能力

  没有考核检查,哪有任务落实?豪放、大气的龙江人“较了真”:保障房建设纳入市(地)目标考核体系。巡查、约谈、问责,促进工程建设快速均衡推进。

  “头上戴了个‘紧箍咒’,保障房建设丝毫不敢放松。”双鸭山市委书记李显刚一脸严肃。

  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巡查重点工作、约谈落后单位、通报总体进度、问责任务目标、分管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对工作进展缓慢的6个市、县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进行约谈;省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三次约谈排名靠后的32个县(市),并责成各市(地)对所属落后县(市)进行约谈问责。

  省纪委组成专门检查组,巡回各地对工程建设进行专项督查;省住建厅分三个批次对13个市地和农垦、森工系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地毯式巡查。

  省住建厅对棚改回迁房和保障房的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建筑风格、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明确规范。从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到后期配套建设,每个环节都从严把关,层层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责任制,省纪检、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加大日常监督巡查和抽查力度,防微杜渐,确保安居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公平分配、严格监管。黑龙江提出:以街道办事处初审、公示,住房保障部门审核,民政部门审核,最后返回住房保障部门公示 “三审两公示”为原则;分配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 “三公开”;对保障家庭成员、收入、住房、劳动能力、实际困难、社会关系等一年一审核、定期回访、动态管理;对已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及时退出,保障了保障房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哈尔滨市不断健全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按年度发布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实行资格年检制度,几年来,已对21704户不符合保障条件家庭,取消了保障资格。

  百姓受益,财政增收,多方共赢

  建设成效显著,探索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走进哈尔滨市中心的群力新区易地安置项目——民生尚都所在地,64栋共118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小区外装饰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窗明地净,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上下水、暖气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将有4000多户居民喜迁新居。

  不能让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新的棚户区和城市败笔,已成为黑龙江全省上下的共识。30多个省级示范项目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效应。黑龙江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两次安全质量督查巡查和三次安全质量大检查,有力地促进了保障房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哈尔滨市以“拆一还一”、上靠户型、“股折租”、设立货币补偿底线和优抚对象保障等为主要内容,强力推进保障房工程建设。市场与政府“两个轮子”一起转,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仅今年就落实资金170多亿元。两年多来,全市共有2.8万户搬进了新居,今年还将有2.6万户喜迁新居。

  “政府拿到的所有收益投入到建设保障房,通过政策上的安排回馈给老百姓。”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算了一笔账:按照哈尔滨市的征迁安置模式,按户均改造建筑面积60平方米、回迁房市场价6000元/平方米计算,扣除被征迁房屋原价约6万元,平均每户房屋增值可达25万元左右。

  群力新区尹大娘的“算账”佐证了盖如垠的话:棚改前家里被征收7平方米小屋,按政策花几万元钱就得到了一套40平方米住房。“8000多元一平方米呢,一下子就多挣了几十万!”

  老百姓得实惠,财政收入也增加了。黑龙江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说:棚户区每投资1亿元,将产生6亿多元的带动效益。去年完成棚户区改造投资600多亿元,可产生近4000亿元的拉动效益。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完成投资752亿元,实现税收109.5亿元,加上相关的建筑业实现税收79.1亿元,两项税收总和分别占全省地方税收的40.6%,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6%。

  安居工程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今年黑龙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钢材需求量248万吨、水泥2100万吨、玻璃26亿平方米、用工人数约140万人,直接投资1000亿元左右,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材料、装饰装修等50多个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中小户型住房供应比例加大,也促进了住房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棚户区改造中,对符合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就地落实政策,对中等收入“夹心层”通过上靠户型改善住房条件,分解了部分商品住房的刚性需求,平抑和稳定了居民普通住房价格,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的道路。

  “黑龙江保障房建设成效显著,任重道远。”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感慨地说,探索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立足省情,就能探索出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的保障房建设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