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干警蒋冬林
图为蒋冬林(右)与同事在分析案情。 张新国/摄
湖南在线永州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军 唐高旭) 他身上总是穿着一套庄重的制服,佩带在胸前的检徽熠熠生辉。他生活清苦,淡泊名利,乐当“精神贵族”;他忠于职守,执法如山,用执法者应有的人格魅力守护着正义。
他,就是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科普通干警蒋冬林。最近,省人民检察院给他记一等功,号召全省检察干警向他学习。
“我是人民检察官,肩上的责任千斤重”
1988年,蒋冬林从一名拖拉机厂的工人,通过招干考试,迈进了检察院的大门,从控告申诉科到驻所检察室,从反贪局到反渎局再到民行科,21年如一日,坚守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他说:“我是人民检察官,肩上的责任千斤重。我要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让人民群众满意。”
蒋冬林办案,坚持让事实和法律说话,件件都办得让控诉双方心服口服。
蒋冬林主办副处级干部刘某涉嫌受贿案时,刘某家属托人找到蒋冬林说:“他是副处级干部,搞不好,你会吃不了兜着走!”接着,来人放下一个装有8000元钱的信封,带着几分傲慢地说:“拿去给你孩子看病吧!”蒋冬林不亢不卑:“我现在确实很需要钱,但我不能拿这种肮脏钱。”面对恐吓和利诱,蒋冬林毫无畏惧,掌握大量“铁证”,将刘某绳之以法。
2008年6月,永州市检察院转来省检察院关于法官李某涉嫌滥用职权、受贿案的督办函。这是一起法官渎职系列案,不仅案情复杂,还牵涉方方面面的关系,组织上决定由蒋冬林负责该案的证据审查工作。蒋冬林先与犯罪嫌疑人唐某接触,唐某系老审判员,有很强的反讯问经验。蒋冬林平静地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入手,与其展开较量,以致唐某在回答问题中自相矛盾。最终查实了唐某等法官与当事人串通一气伪造借条,制作假案,强制执行第三人的渎职犯罪事实。
办案中经常面对说情和压力。蒋冬林始终坚持请客不到、送礼不要、说情不听。从警21年,他负责或参与办理控告、申诉案50余件,民事抗诉案30余件,贪污、贿赂案10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办案能力”
蒋冬林是一个“书痴”,读书是他唯一的业余爱好。走进他家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书刊,总数达到1500多本。
“作为新时期的检察干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办案能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蒋冬林说。
在零陵区检察院,蒋冬林是第一个取得自学考试法律本科文凭的人。他还发表论文30余篇、20余万字。
蒋冬林学习成癖,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晚上将年迈的老人、患病的孩子安顿好后,就躲进卧室读书至深夜。有一次,他被外派到南津渡水电站大坝保卫科工作,与公安局外派的杨科长同住二楼一间房。这里,白天来办事的吵吵嚷嚷,晚上打牌下棋的热热闹闹。为了能安静看书,蒋冬林搬到了楼下又矮又脏又热的工棚去住。
每逢节假日,蒋冬林就往新华书店跑。2006年除夕,妻子有事外出,临走时安排他杀鸡准备年夜饭。妻子回来时,只见自己年迈的母亲在忙活着,蒋冬林却不见了身影。妻子气得说不出话来。等蒋冬林回来一问,原来是到新华书店看书去了。春节期间,夫妻俩为此“冷战”了好几天。后来了解到,那天蒋冬林是因为一个医疗纠纷案抗诉,牵涉到许多陌生的东西,便到书店去查阅资料,妻子这才消了气。
又过了几天,蒋冬林对妻子说:“新华书店那套书打折了,原来600元的现在只要480元,我想买下来。”妻子一听差点跳起来:“我跟你结婚20多年,从没买过上100元一套的衣服,你却要花这么多钱买书?不行!”但经不住蒋冬林软磨硬缠,妻子还是很不情愿地拿钱给他买了书。后来,蒋冬林从这套打折书里寻找“科学依据”,帮人打赢了官司,一位医疗事故受害人获得了10万元赔偿。这时,妻子真正从心里理解了蒋冬林。
“对个人得失要看淡一些,多奉献,少索取”
蒋冬林家庭多灾多难。女儿5岁多的时候,患上了一种怪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近30年来,这种病在全国也仅有14例,无药可治。发病时,腿部剧烈疼痛,肌肉慢慢萎缩,只能开刀割去坏死的肌肉。现在,25岁的女儿左腿比右腿少了许多。
蒋冬林的母亲患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小孩和老人,蒋冬林和妻子分居两地,分别照顾各自年迈多病的父母亲。蒋冬林还主动挑起了照顾女儿的担子。每天早上,他安顿好母亲后,匆匆背着女儿上学,再匆忙赶回单位上班。下班后,又急忙赶往学校接女儿,晚上还得为女儿炒盐敷膝、按摩双腿。
20多年来,蒋冬林的岗位换了一次又一次,无论在院内科室工作,还是外抽参加中心工作,他都服从安排,不讲半点价钱,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特殊困难误过一次事。
经济困难一直困扰着蒋冬林一家。特别是妻子下岗后,全家靠蒋冬林1000多元的工资生活。为了省钱,蒋冬林把自己的生活标准放低到了极限,对单位2元钱的工作餐都舍不得吃。女儿考上大学后,他经常一个人在家用餐,一锅饭一碗菜,一吃就是一天。
他至今没买手机,身上永远穿着制服,脚下踩的是一辆破单车。他家从来不买水果,朋友串门送他一袋桂圆,直到生霉了他都没想到去吃。事后想起来他还很有理由:“反正我不知道桂圆味,不吃还好些,吃了以后再想吃又买不起,那才叫难哩!”
蒋冬林家住一楼,窗外没有防盗网,墙上没有粉刷,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用具是50元钱买的一台二手电视机,开机半小时才有图像。今年5月,一位姓高的“老上访”在区检察院因其不合理要求没能解决,便大骂检察官都是贪官。碰巧,蒋冬林回家拿资料,“老上访”便尾随走进了他家。亲眼所见他家的境况,“老上访”改变了对检察官的偏见,不再吵闹。
尽管家境窘迫,蒋冬林却不忘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每次单位向灾区捐款,或捐助重病干警,蒋冬林总是抢着拿钱。大家不忍心收他的钱,他坚持说:“我虽穷,但有人更需要帮助。”近10年来,他捐献救灾、扶贫等款物2000余元。